<rp id="ewh90"></rp><xmp id="ewh90"><font id="ewh90"><font id="ewh90"></font></font>
  • <del id="ewh90"></del>
  • <del id="ewh90"></del><input id="ewh90"><acronym id="ewh90"><div id="ewh90"></div></acronym></input>
  • <del id="ewh90"></del>
  • <font id="ewh90"><acronym id="ewh90"></acronym></font>
  • <input id="ewh90"><rp id="ewh90"></rp></input>
  • 您好,歡迎中國民族文化資源庫!

    全部分類

    您的位置:  首頁 > 文字 > 特色村寨 > 特色村寨資訊  > 詳細頁面

    延續村寨文脈 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來源:中國民族報 作者:李忠斌 2021年10月18日 閱讀量: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民族工作的主線,是時代發展的需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多維的、系統的工程,需要我們從戰略大局出發,從看得見的“小事”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推進。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魂魄,文化認同是民族團結的根脈。增強中華文化認同,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對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至關重要。

      中國的農耕文明歷史悠久、積淀深厚。農耕文明產生、發育、成長的根基,是分布廣泛、特色鮮明、生機勃勃的傳統村寨。村寨是文化生成、流動、儲存、傳承和衍化的物質載體和生存空間,承載著民族的歷史變遷,守護著中華傳統文化的根脈。悠久的民族文化,多彩的民風民俗,寧靜的田園生活,世代的精神追求,是一幅由自然、田園、人、生活組成的美麗畫卷,是一部人類書寫的無字篇章。如何在保持村寨文化脈絡的基礎上,把傳統與現代有機相嵌,把歷史與現實完美結合,走一條無愧古人、惠及當代的發展之路,是一項重要課題。

      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需重新審視村寨的價值,重構村寨的獨特經濟系統。通過文化與各類經濟要素的對接,催生新的產業形態,讓村寨重現生機與活力,更好滿足各族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建設好寄托著各族群眾共同鄉愁的村寨,延續村寨的文化之脈,對于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有重要意義。只有把“家”建設好,才能不斷增進各族群眾的“五個認同”,凝聚起建設偉大祖國的內在動力。

      建設好村寨,最重要的是挖掘、利用好文化資源,充分發揮文化資源的天然稟賦和比較優勢,以“文化+”為基礎發展高質量文化產業,走一條高質量、高效益的產業富民之路,讓各族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高質量的文化產業是民族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助推器。發展文化產業,既要堅守文化精髓,又要不斷與時俱進;既要有可觀的經濟效益,又要培育人們的共同情感與精神。以湖北省宜昌市點軍區車溪土家族村為例。近年來,車溪村深度挖掘當地自然環境資源和傳統文化資源,實現了由以農業種植為主的貧困村向以土家文化為底蘊、以“夢里老家”為主題的民俗風景旅游區的華麗轉變,被命名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全國旅游扶貧示范點等。通過發展高質量的文化產業,村民得到了實惠,看到了發展的前景,對文化資源價值有了新的認識,更加堅定了文化自信,也進一步增強了“五個認同”。

      各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經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所形成的優質民族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可以增強文化產業的競爭力,進而促進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和繁榮發展,有利于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這些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大范圍傳播,也能夠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并通過整合觀念、凝聚力量,促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豐縣黃金洞鄉麻柳溪村是湖北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試點村,也是湖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麻柳溪村以茶葉產業為主導產業,現有標準化茶園1650畝,是通過國家驗收的有機農業(茶葉)示范基地。通過“茶葉+文化”的模式,村民綜合經濟收入逐年增長,年人均純收入達1萬元以上。該村深入挖掘和整理“黑洞神兵”文化、土司文化、羌族文化和民間民俗文化,成功打造了歌伴舞《采把茶葉繡手巾》、曲藝《打雷堆》《三棒鼓》、羌族舞等文藝節目。民俗表演已經成為麻柳溪村一張響亮的文化名片,保護民族傳統文化成為廣大村民的文化自覺。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這一樸素的道理在推動村寨發展、鄉村振興中得到體現和深化。未來鄉村發展中,要出臺積極的政策,采取更加有效的舉措來推進以村寨文化為內核的高質量文化產業發展,讓各族群眾在家就能就業,在家就能創業,建設物質家園的同時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ㄗ髡呦抵心厦褡宕髮W經濟學院教授)

      作者:李忠斌

      資料來源:中國民族報

      http://www.mzb.com.cn/zgmzb/html/2021-07/20/content_19009.htm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圖或來源標注錯誤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