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 id="ewh90"></rp><xmp id="ewh90"><font id="ewh90"><font id="ewh90"></font></font>
  • <del id="ewh90"></del>
  • <del id="ewh90"></del><input id="ewh90"><acronym id="ewh90"><div id="ewh90"></div></acronym></input>
  • <del id="ewh90"></del>
  • <font id="ewh90"><acronym id="ewh90"></acronym></font>
  • <input id="ewh90"><rp id="ewh90"></rp></input>
  • 您好,歡迎中國民族文化資源庫!

    全部分類

    您的位置:  首頁 > 文字 > 民族節日 > 民族節日資訊  > 詳細頁面

    羅城仫佬族依飯節

    來源:廣西河池市人民政府 2023年02月07日 閱讀量:

    仫佬族依飯節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仫佬族主要聚居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是廣西特有的少數民族,自稱“伶”和“謹”。

      依飯節,仫佬挨語叫“做依飯”、“敬依飯公爺”、“還祖選愿”、“喜樂愿”,意為“向祖先還愿”。依飯節是仫佬族祈神保佑豐收、人丁安泰的傳統節日,帶有強烈的感恩和祝愿色彩。每逢辰且末之年的冬至前后舉行,持續3~5天。仫佬族以血緣聚居,同姓一個宗族,同一個宗族的分支謂之“冬”。過依飯節,一般以“冬”為單位輪流備辦,需準備的物品有豬、羊、雞、鴨、魚、米、酒等。

      關于依飯節的來歷,有三種傳說。其一,傳說仫佬族始祖因犯罪坐牢期間,得到守監梁、吳二人同情而趁深夜放出始祖。但當晚一片漆黑,又有追兵在后。危難關頭忽見一白衣姑娘,牽白馬前來相救。始祖騎馬騰空而去脫離險境。始祖發跡后不忘梁、吳和白馬姑娘救命之恩,定遇難呈祥之日為“依飯節”。其二,傳說宋代天禧年間仫佬山鄉遭外敵入侵,梁、吳帶領鄉民鏖戰抗擊,不幸英勇犧牲。宋徽宗于嘉熙四年特封梁、吳二人為官,并建龕堂,規定每逢亥、卯、末年奉請三元師祈神集福,祈求人畜平安,五谷豐登。其三,依飯節是從紀念仫佬族英雄羅義和羅英父女倆的功德演化而來的。傳說羅義、羅英父女倆能射獅馴牛,又會墾荒忡地,使仫佬族人豐衣足食。為了紀念他們的功績,村村寨寨聚會敲鑼、打鼓、唱歌。久而久之,就演化為還祖先愿的節日。

      

      資料來源:廣西河池市人民政府網

      http://www.hechi.gov.cn/zjhc/mswh_67724/t3979414.shtml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圖或來源標注錯誤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