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 id="ewh90"></rp><xmp id="ewh90"><font id="ewh90"><font id="ewh90"></font></font>
  • <del id="ewh90"></del>
  • <del id="ewh90"></del><input id="ewh90"><acronym id="ewh90"><div id="ewh90"></div></acronym></input>
  • <del id="ewh90"></del>
  • <font id="ewh90"><acronym id="ewh90"></acronym></font>
  • <input id="ewh90"><rp id="ewh90"></rp></input>
  • 您好,歡迎中國民族文化資源庫!

    全部分類

    您的位置:  首頁 > 文字 > 民族服飾 > 民族服飾資訊  > 詳細頁面

    蒙古族服飾非遺傳承人——哈斯圖雅

    來源:阿拉善盟廣播電視臺 編輯整理:劉維凡 2019年01月07日 閱讀量:

      

      和碩特蒙古族服飾是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傳統服飾,哈斯圖雅從小跟著長輩們學習并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如今,憑借著多年的縫制經驗及精湛的技藝,成為這個領域具有影響力的傳承人。

      民族服飾,是一個民族古老的生命記憶,體現的是一個民族的智慧和精神。精美的蒙古族服飾,是蒙古族人民世代相傳、不斷融合發展的精神創造,阿拉善和碩特服飾就是其中的“瑰寶”之一。

      臨近春節時,結婚辦喜事兒的人多了起來,為了能及時趕制出顧客們訂購的禮服,哈斯圖雅一直忙著加班。她告訴阿拉善盟廣播電視臺記者,在過去,是否會針線活是考量蒙古族婦女聰慧嫻淑的重要標準,母親、祖母都善于縫制和碩特蒙古袍,在這樣的環境下,她開始琢磨和碩特服飾的特點,穿著上的講究和縫制技巧。

      

      1999年,哈斯圖雅的家人拍攝了紀錄片“阿拉善婚禮”,當時,紀錄片中很多蒙古族服飾都是哈斯圖雅縫制的。她告訴記者,從那以后,慕名而來學習制作蒙古族服飾的人也多了起來。

    阿拉善和碩特長袍簡潔、鑲邊兒少,多以單邊為主,男袍左右下擺有開叉,主要用藍、綠、橘黃等顏色的綢緞作為腰帶增添服飾的魅力。而女子的服裝樣式用料、顏色、修邊裝飾等比男子服飾更華麗。為了傳承民族技藝,也為了能讓更多的顧客接受和喜歡,哈斯圖雅每年都要出去學習,不斷豐富設計理念。

      

      如今,哈斯圖雅制作蒙古族服飾已經超過了三十年,用壞的剪刀也有十幾把了。2008年,哈斯圖雅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蒙古族服飾》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為了帶動更多的人學習這一技藝,她鼓勵兒子從事蒙古族婚紗攝影,做好蒙古族服飾的記錄工作。

      哈斯圖雅的兒子告訴阿拉善盟廣播電視臺記者,現如今收入可以的,也達到了想要的效果,現在就想更好地能推廣出去,讓別的地方的人也知道蒙古族的民族服飾、禮節。 

        

      資料來源:阿拉善盟廣播電視臺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圖或來源標注錯誤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